周本纯,男,讲师,财务与审计学院专任教师,学院学科竞赛负责人。周本纯老师指导的学生学科竞赛所获的国家荣誉和省级荣誉有百余项,多次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等称号。周老师认真对待本职工作,潜心教学,主持和参与教科研项目,明确自身定位,积极组织学科竞赛,参加各类教学研讨和培训活动,不断地总结和丰富经验,以便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图一 周本纯老师参加研讨会
一、关爱学生,提升教育教学技能
周本纯作为专任教师,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准确把握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课堂上,他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为了提升教师能力,他主持和参与了多项省级和校级的教科研项目,如参与省级课程《财务管理线上线下混合式的社会实践课程》、安徽省科研重点项目《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安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财务绩效研究》、主持校级教研重点项目《“以数治税”背景下税收筹划实训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等。同时,他积极参与实践调研,参与各类教学讲座等,丰富教学,充实自我。
周本纯还曾担任兼职辅导员,学生始终是他最关心的对象。他深知,教育的本质是爱,只有用心去关爱每一位学生,才能真正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引导他们健康成长。他鼓励所带的班级学生考公考研,有些学生以优异的成绩上岸,如进入银行、财政局,考取研究生等。他还鼓励班级学生多参加各类校园活动,在学习之外丰富生活。他所带的19财管1班,李国玺同学曾获得校园国际象棋比赛第一名,徐伟豪同学曾获得校园歌手第二名等。
二、整合资源,不断突破自身极限
2022年底,周本纯主动联系宋在科院长讨论如何整合目前已开展的学科竞赛项目,提升财务与审计学院的学科竞赛水平;如何调动学生的参赛热情,更好地总结成果和经验。以此为契机,他将成立协会的想法付诸行动并成立了蚌埠工商学院财创管理协会,协会拥有的比赛近20项,如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带一路金砖大赛、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等全国类重点竞赛。
在校领导和院领导的关怀下,财创管理协会在2023年共获奖 118 项,其中国家级奖项 29 项,省级奖项 89 项。参与的比赛共有19个项目,17个项目获奖,总体获奖率高达89.5%,取得了重大突破。财创管理协会的成绩得到了校领导和院领导的充分肯定,在带领学生提升实践能力的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我校的声誉。
图二 参与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与社会实践大赛
三、投身竞赛,积极指导学生参赛
学科竞赛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对学生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更是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团队协作及问题解决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周本纯老师深感责任重大,在不断积累参赛经验的同时也总结出指导大学生学科竞赛的一些心得体会,以下几点分享给大家:
(1)促进团队协作,增强沟通能力:在竞赛过程中,学生们需要与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同学共同工作,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领导力。周老师需要时刻关注团队内部的协作情况,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确保团队成员之间能够相互支持、共同进步。同时,还需要帮助学生明确各自的角色和责任,确保团队成员之间能够高效运转。在全国财经大数据处理综合技能大赛中,竞赛内容包括知识竞答、数据采集与清洗和数据分析三个环节,参赛的学生除了财会类专业学生,还要有大数据相关的学生来辅助,要不然很难完成编写代码和数据清洗等工作。
图三 参与全国高校企业价值创造实战决赛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化专业知识:通过参与竞赛,学生们可以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从而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比赛需要指导老师引导学生反思和总结实践经验,将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形成更加完整和深入的专业知识体系。在全国大学生业财税综合技能大赛里,涉及到全面预算等相关知识,学生对该学科比较陌生,周老师细心为他们解释,告诉原理以及各预算环节所涉及的逻辑关系,学生根据实际发生的业务理性分析,与周老师积极沟通,克服困难,充分理解专业知识。
图四 参与全国大学生业财税精英赛现场
(3)培养综合素质,提升就业竞争力:学科竞赛不仅关注学生的专业技能,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参与竞赛,学生们可以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抗压能力等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周老师在学科竞赛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职业观,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财务方面的学科竞赛,一般都是与企业实际业务相关,包括比赛所用的一些系统软件等,都可能是企业目前所采用的,这就帮助学生能够对企业的业务迅速上手,今后会积极调动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热情,进而能很好地帮助企业提升工作效率和业绩。
四、追求卓越,养成创新思维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设计方案、实施项目,可以帮助学生们培养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学术研究和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现在,很多参赛项目常常涉及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前沿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旨在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升生活质量或行业效率,这也对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要求参赛项目在商业模式上不断探索和创新,以更加灵活、高效的方式满足市场需求。这就要求产品地自主研发和服务要具有创新性。创新型产品要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市场潜力,周老师和学生们多次陷入产品设计研发等困境。周老师跟学生为了克服困难,多次参加调研,询问有关专家、设计问卷、调整策略和计划等,积极攻克各种难题,如在大学生节能减排与社会实践大赛中,成本控制贯穿在产品设计中,节能减排产品需要考虑到经济效益,如何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保持产品的节能减排效果,是设计和创新过程中需要权衡的问题。所以在产品设计和创新过程中,周老师会带着团队成员多加注重成本控制和效益分析。通过优化设计、选用经济实用的材料和工艺等方式,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指导大学生学科竞赛是一项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工作。周本纯老师时刻关注学科竞赛的发展趋势和最新动态,及时调整指导策略和方法,争取让学生能够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同时,他不断助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学生实现个人价值贡献自己的力量。除此之外,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课后,周老师总是耐心倾听学生的声音,关注他们的成长需求,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师者父母心”的深刻内涵,成为了学生们心中最值得信赖的朋友和引路人。
(来源:《蚌埠工商学院》)